生命的根本 從「信」開始

「信」的層次

以前讀書,我們都讀過黃河、長江的發源地在哪裡,但讀了這麼多的書,我們可曾知道生命的根源在哪裡呢?

學佛、修行都是從生命的根本開始,生命的根本從「信」發起。之前提過與人誠心誠意的相處就是信,然而「信」還有不同的層次。「信」是什麼?第一是相信、信仰的信。相信家人、相信朋友,相信外來的人/事/物都是相信,縱使對外在的「信仰」都是一種仰賴與依靠;然而這些都是「對外的」,並非佛教對於「信」的定義。

第二是信心、信念的信。佛教講的是信心,是自己本來具有的,也是內在的。信念是自己本來具有的堅固意志,但並非頑固的執著。譬如每個人都有向上的意志、向上的信念,人都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念;若是這種追求常變成外向的,就成了信仰、相信;好比:相信祖先會庇佑子孫,這是相信。人類追求幸福美好人生的欲望,必須從內心建立起來,而這就是信念了。如果說外來有一個什麼能給你幸福,不管是人是神,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以社會的世間法來講,師徒之間的傳授談的是「相信」,對於老師所教的,學生是否能吸收,若不能,學生還可以另外尋求合適的老師,尋求更好的指導;然而到了學佛領域,師徒關系,就不只是相信了。佛教中談的「信」,產生在師徒之中,是一種信心與堅強信念的層面,對於老師所教的學生能否吸收,全然憑藉內心信心的呼應。對於善知識所說,我們是否有信心全然的託付,若能,彼此就能相應;若不行,只是帶著第一個層次「相信」的心態來看待佛法,很多情境不得其門而入了呢!

經典裡提到的「依教奉行」,就是這個概念,現代的知識份子接觸佛教必須要留意這一點:「相信」與「信心」是有如此差距的,否則無法和善知識相應,變成成各走各的路,枉費這一遭。

選自《智慧一切搞定》第一章:這就是佛法,直接在心上下工夫
照片作者:Sche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