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大20萬+ Followers 健身減肥 達人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喜歡搜集網路上的實用運動片段,有個靚女/型男跟著你一起跳,也都是件賞心悅目的事,或是看著他們成功瘦下故事,就覺得好勵志。

前一秒還是是Nobody鄉民,打工仔………下一秒變成Somebody的網路名人,這個人都有可能是你,這裡介紹幾個在台灣Facebook上擁有20萬+ followers 的運動 健身減肥 名人,在這裡就來看看他們成功瘦下的方法!

01 台版鄭多燕:馬克媽媽

「如果明天沒有世界末日,我就開始減肥。」,這句說話由一位已經育有4名子女的馬克媽媽口中說出。2011年5月11日對於很多台灣人而言是世界末日前夕,同時也是馬克媽媽誕下馬克8個月的日子。那一天馬克媽媽也和其他人一樣對於末日感到很傍偟,她想到:「如果真的要離開這個世界,希望想起她的人可以記得她最好看的樣子。」,於是便在facebook許下了末日減肥承諾。

41歲凍齡馬克媽媽 靠記事簿4個月勁甩22公斤

你相信眼前這位是已經41歲有4位小朋友的媽媽嗎?

 

目前累積到25萬 likes ,四個孩子的媽,有「台版鄭多燕」之稱,在生產前最高記綠168磅,比起懷孕前胖了77磅,產後都仍有150磅。

馬克媽媽,生產前體重爆增到168磅。

直到這個時候,立志開始減肥!

就在產後8個月開始減肥,自創清淡卻不捱餓瘦身餐,4個月後降到110磅,減去1/3的重量。

現在的她怎麼看都不像四個孩子的媽。

跑步是馬克媽媽最愛的運動。

馬克媽媽靠記事簿4個月勁甩22公斤5大法則

1.記綠下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Source:馬克媽媽部落格

馬克媽媽從第一天開始決定減肥後,她便習慣每天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作紀錄,她表示紀錄時只須簡單記下便可不宜太過於詳細,這樣比較能持久。

她提到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你會更了解自己吃下哪些食物後會變重,而她在觀察過程中則發現自己是屬於澱粉型肥胖。(文章尾段會教大家分析一下自己是哪一型)

同時,她又認為女生月事前水腫的體重會有分別,因此透過紀錄可以更清楚地分析及提醒自己該怎樣減磅下去。

2.改變飲食口味、多喝水

由於減肥期間,馬克媽媽仍須要哺乳,所以她沒有選擇節食,反而轉吃一些健康食材及每天維持飲用3000cc食水。

像是吃火鍋的話,她會多吃菇類、及把肥牛轉成雞肉,醬汁方面則只沾一點醬油。

3.每日快走30分鐘

Source:馬克媽媽部落格

由於馬克媽媽每天都要照顧小馬克的關係,加上她沒有運動的習慣。

於是她選擇了最簡單的運動方法–快步走路,她每天會花30分鐘到公園快步走路。每當遇到下雨或馬克特別黏她的日子,馬克媽媽則會改跳鄭多燕減磅。

現在的她已經變成了參加全馬的選手之一。

4.咀嚼15下以上

圖片來源:馬克媽媽部落格

馬克媽媽表示她肥胖時像是直接把食物倒進胃一樣,開始減肥後她每吃一口食物都會細嚼15下才吞下,久而久之成了習慣。

5.停滯期不要氣餒

圖片來源:馬克媽媽部落格

圖片來源:馬克媽媽部落格

遇到停滯期時很多人都會氣餒及放棄,馬克媽媽指如果遇到了停滯期是證明你用了最健康的減重方法而且反彈的機會比其他減肥方法低很多。

也因為知道會出現停滯期,所以她才把平日運動量限於30分鐘時間,當遇到停滯期時只要每天多運動15分鐘便可。

飲食方面,她也會比平日少吃一點及飲用含礦物質的白開水,以幫助身體代謝渡過減肥停滯期。

2017年的今天馬克媽媽已經41歲了,馬克也都7歲了

她看上去跟年輕女生沒有分別。

經過5年的努力,馬克媽媽不但沒有胖回去,而且還成為了一位身體力行與大家分享健康資訊的辣媽級人物,

她真的做到了2011年對自己的承諾,現在只要叫馬克媽媽的名字,我們都只會想到她好看的樣子。

我是那一種類型肥胖呢?

看完馬克媽媽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對於「澱粉型肥胖」有點摸不著頭腦。記得年頭編輯於某次採訪的機會下做了「健康基因解碼檢測」(即是檢測DNA尋找你肥胖的原因),而編輯和馬克媽媽一樣都屬於澱粉型肥胖。為了大家的福祉就專誠邀請了的當日替編輯分析的專業營養師Stephanie解答大家對自己肥胖成因的疑問。

Stephanie分享原來大家可買一個顯示較詳盡的電子磅,在家中初步簡單分析自己屬於哪一種肥胖。

Source:Stephanie提供

分析期間,大家可在磅上細心觀察以下幾點:

水腫型肥胖:你身體水分比例相對地較高,平日會較容易疲累。

脂質型肥胖:你可嘗試在家中量度腰圍觀察,Stephanie表示:「如果女士的腰圍大於80cm及男士腰圍大於90cm,而你的 整體和內臟脂肪(visceral fat)的數值都較高,就可能是脂質型肥胖了,要格外注意飲食。」

澱粉型肥胖:澱粉型肥胖的朋友很多時只是肉臟脂肪(fat)較高,有些人手腳還是纖瘦的,長時間下來過量攝取澱粉質才會全身脂肪囤積較多。

不過要準確了解自己,Stephanie建議當然最好還是找專業人士協助。

知道自己的肥胖類型後,我應該怎樣做?

知道自己屬於哪種類型肥胖後,Stephanie建議大家可根據以下方法進食:

水腫型肥胖:確保飲食中有足夠的優質蛋白質,不是指完全不吃肉就等於好。如果抗拒肉類的話,建議你可多嘗試不同豆類,而飲食中最好少食鹹味同鹽粉高的醬料了。

脂質型肥胖:這種類型的肥胖者腰及腹部常有脂肪堆積,容易形成中廣身材。建議可多攝取對健康有益的油份,因為有益的油份可有助於體內壞油脂的代謝,例如: 深海魚就是個理想的良好脂肪源,建議一個星期2至3份三文魚或銀鱈魚是不錯的選擇。

澱粉型肥胖:這類型的肥胖者脂肪囤積的部位在上半身腰背部位,你們最好就是控制精製澱粉類,多以五穀雜糧高纖為主食:如紅米、糙米,另外藜麥也不失為一個健康有營之選,同時你們要多吃蔬果才能有效減重啊!

不捱餓馬克媽媽瘦身餐:Tips:一日攝取熱量控制在1600大卡以內。

早餐:豆漿蔬果汁:無糖豆漿加香蕉、五穀粉打汁,每日500c.c.

午餐:非油炸的魚肉、雞肉便當,有時日式涮涮鍋。

下午茶:五穀雜糧麵包配綜合堅果、一杯黑咖啡

晚餐:蔬菜湯以木耳、蒟蒻、蔬菜為主。

每日運動30分鐘:快走或韻律操

02 健身減肥狂人:一休一休,台灣的健身&減肥狂人,本來是一般肥胖的宅男,胖了10年,搞得自信心低落,試過不少方法,三餐吃蘋果,自以為熱量低又有營養,激烈斷食、又或是花很多錢買減肥藥,但卻愈減愈肥,都瘦不下來;

肥男時期的一休,如有傷眼,敬請見諒。

直到為了要追現今的老婆,跟對方許下,如果瘦下20公斤(44磅)就和他約會一日,吃一餐飯,當做鼓勵。為了這個原因,從運動、飲食上開始努力,才發現以前的觀念是錯的。

一休如今出書《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透過5種基本卻超燃脂運動,包括Tabata、Plank、波比跳、深蹲,從191磅瘦到136磅的結實六塊肌。

推介燃脂運動,瘦身不需要運動30分鐘,只要每次運動4分鐘的Tabata(高強度間歇訓練),就可以最短的時間,燃燒脂肪,並保持肌肉,增強新陳代謝。

一休示範 7分鐘徒手高強度間歇訓練(7 Minutes Workout)

03 運動改變人生:Gina Holic

運動可以改變一個人多?擁有29萬Fans的Gina Holic可以用照片告訴你。

左邊是26歲的她,右邊是36歲的她,體態變好了、外表也更年輕了,這就是運動改變脂肪和肌肉的關係。

原本從事服飾業,但忙到健康出了問題,曾經只靠節食瘦身,但身型並沒有變好;終於下定決心透過做Gym、刮痧按摩、以及健康飲食,達到健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