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的功效有哪些?

寫回答  收藏問題 | 查看更多問答

13個回答

雨田歌兒08-03 18:37

1658贊

傳說故事

相傳,西漢名將霍去病在一次抗擊匈奴的戰爭中,被匈奴圍困在一個荒蕪人煙的地方。時值六月,暑熱蒸人,糧草將盡,水源不足,將士們紛紛病倒,許多人小便淋漓不盡,尿赤、尿痛、面部浮腫。面對這一困境,霍將軍焦急萬分。正在萬難之際,將軍的馬夫忽然發現所有的戰馬都安然無恙,他將觀察結果報告給將軍。

原來,這些戰馬是由於吃了長在戰車前面的一種野草。霍將軍立即命令將士們用這種野草煎湯喝。說也奇怪,將士們喝了這種野草湯以後,疾病皆奇蹟般的痊癒了。士兵們又英勇奮戰,打擊匈奴,並取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霍將軍大喜,因為這種草是生長在停放的戰車面前,所以就將這種野草取名為車前草。

車前草

別名車輪菜、老夾巴草、豬肚菜、灰盆草,車軲轆菜。為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乾燥全草。常見於山野、路旁、花圃或菜園、河邊濕地。分布幾遍全國,但以北方為多。

車前草性寒味甘,歸肝、腎、肺、小腸經。其功效為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治療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衄血,尿血,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等症。

車前草的功效

瘡毒瘀腫

鮮車前草20克,搗爛外敷,每日1次,每次敷3至5小時。有皮膚過敏史者,用紗布包敷。有傷口或化膿者禁用。可結合內服方:車前草20克,白花蛇舌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溫服。一般3~5天消腫。

慢性腎盂腎炎

車前草15克,黃芪15克,丹參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劑。7劑為1療程,連用3~4療程。本方適用於慢性腎盂腎炎表現為雙下肢輕微浮腫,口乾,腰脹痛,尿蛋白增加,乏力,肢困,舌苔厚膩,脈弦細者。

急性尿道炎

車前草20克,萹蓄15克,瞿麥15克,土茯苓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3~5劑痊癒。加減:伴尿頻,尿血者,加小薊10克,白茅根10克;伴少腹痛者,加白芍20克,紅藤10克;伴尿道灼痛,尿濁者,加薏苡仁30克,淡竹葉10克;伴有結石者,加金錢草30克,石葦10克;伴尿痙攣痛者,加延胡索10克,鉤藤10克。

急性腸炎

車前草15克,白頭翁10克,葛根10克,敗醬草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溫服。本方適用於夏天不慎食用不潔食物所致急性腸炎,表現為腹痛,腹瀉,乏力,噁心,舌苔膩,脈濡數或脈滑數者,一般2~3劑痊癒,治療時,禁食油膩食物。

視物模糊

車前草20克,木賊草10克,密蒙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溫服。5劑為1療程。加減:急性結膜炎加菊花10克,草決明10克;白內障加麥冬10克,枸杞子10克;外傷所致加雞血藤15克,蒲公英15克;體質虛弱者加黃芪15克,當歸15克。

咳嗽

車前草15克,桑白皮10克,款冬花10克,大棗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飯後溫服。5劑為1療程。急性病所致咳嗽,用1~2療程;慢性病所致咳嗽,用3~6療程。加減:風寒咳嗽加麻黃6克,杏仁8克;風熱咳嗽加桑葉15克,菊花10克;風痰咳嗽加桔梗15克,刺蒺藜10克;痰濕咳嗽加茯苓20克,陳皮10克;痰熱咳嗽加黃芩10克,梔子10克;陰虛咳嗽加沙參15克,麥冬10克。

小便不通

鮮車前草500克,水1500毫升,煎汁750毫升,分3次服用。

便血

鮮車前草搗汁,空腹服用。

濕氣腰痛

車前草連根7棵,蔥白連須7棵,大棗7枚,煮酒常服。

陰下癢痛

車前子煮汁,頻洗。

口舌生瘡

取干車前草30克(鮮者加倍),水煎兩次,加白砂糖適量調味,分兩次內服,每日1劑。

腮腺炎

車前草30-60克,加水煎汁服。

隱匿性腎炎

取新鮮車前草100克,加水1500毫升,煎煮半小時,取汁,加入適量紅糖,代茶飲。每天1劑。兒童劑量減半,10天為一個療程。

痛風

車前草40克水煎服或代茶飲,每日兩次。

高血壓

取車前草30-60克,先用冷水浸泡1個小時,再用武火煎煮2次,將兩次煎液分3次服用,每日1劑。

車前草的副作用

車前草的作用是很好,但不宜多吃,要根據病情酌情食用。而且車前草的屬性屬於寒性,所以吃的過量的話會引起腹瀉,對體虛的人群很不好,長期大量的食用會對肝腎有所傷害,尤其是孕婦一定要根據醫生的規定按規定使用。

車前草藥茶

五加皮車前茶

材料:鮮五加皮葉、鮮車前草各30克。

做法:將藥物洗凈切細,置於保溫杯內,加入沸水沖泡約15分鐘。每日2次,每次1杯。

功效:本茶具有補益肝腎,利水通淋的功效。適用於慢性腎炎、慢性尿路感染病久者,見面黃浮腫、消瘦乏力、長期有蛋白尿等。也可用於糖尿病。

鴨跖車前蜜汁

材料:鴨跖草、車前草各60克,蜂蜜適量。

做法:上藥搗爛,絞取汁液,加蜂蜜調服。

功效:本品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腎盂腎炎濕熱內蘊,小便淋瀝澀痛,心煩口渴者。

車前草茶

材料:鮮車前草100~150克,綠茶0.5~1克。

做法:車前草加水煎沸5分鐘後,趁沸加入綠茶。每日1~2劑,分3次服飲。

功效:本茶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腎炎、尿血、前列腺炎。

 24評論

樂在其中19484439508-03 11:41

510贊

車前草功效很多,先說說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功效吧

在防治痛風的單方驗方中,車前草頗受親睞。這小小的車前草防治痛風有什麼依據呢?

在《藥性淪》中指出,車前草“能去風毒”;

《本草匯言》認為,車前子“同舒筋藥用能利濕行氣,健運足膝,有速應之驗也”;

《藥品化義》認為,車前子能治“周身濕痹”。

從這些歷代本草可以看出,車前草和子是能夠用於防治痛風的。

  車前草藥理作用:

  有利尿作用,並能增加尿素尿酸的排泄。

  能作用支氣管分泌物增加呼吸運動變緩而有祛痰止咳作用。

首先,在食用車前草的時候盡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食物,食用任何藥物一般都不可食用辛辣食物,畢竟會影響一定的藥效。其次,在食用階段一定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最好不要熬夜,雖然對於年輕人來說比較難,但是,這是需要謹記的。

車前草配方:

1、車前子茶

  用10克車前子,揀去雜質,然後清洗乾淨,晒乾,備用。在需要的時候,就把車前子放在鍋中煮5分鐘,待微溫時飲用。

2、土茯苓車前飲

  土茯苓是防治痛風的專葯,效果較好,再加上與車前草同用,效果更好。運用時,用車前草、土茯苓各15克,加水煮沸後,代茶飲。

車前草確實對於痛風來講,有些人會覺得有一定的幫助,此外,還有一種苦苣根對於降尿酸,預防痛風,有很好的效果!配合其他藥材,效果更佳。

菊苣梔子茶:

成分:菊苣、梔子、葛根、桑葉、百合各10g

菊苣根主要成分有糖類、有機酸類、生物鹼類、三萜類、倍半萜類和香豆素等,對於降尿酸的醫學作用明顯;

《閩東本草》種記載梔子治尿淋,血淋,梔子花中富含的梔子苷可通過促進尿酸排泄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葛根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的功效;

《日華子本草》中記載葛根:利五臟,通關節,下氣,煎服,除風痛出汗,並補損瘀血;百合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

這5種原料加在一起能夠清熱解毒、利水利尿,稀釋了尿酸的濃度,把尿液排出體外,在降低血尿酸水平和促進尿酸排泄問題上有獨特優勢。吸收好的患者一個月可降尿酸200+。

 16評論

育兒奶爸  頭條號圖集作者08-03 13:16

290贊

中醫眼中車前草是很好的藥材。具有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用於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由於車前草的作用比較好,所以可以經常服用,起到清熱利尿的作用。車前草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車前草的好處之一:能治療尿酸高以及泌尿繫結石。車前草有一定利尿作用,可使人的水分排出增多,並增加尿素、尿酸及氯化鈉的排出。引起尿量增多,並使輸尿管蠕動頻率增強,輸尿管上段腔內壓力升高。壓力變化表現為蠕動性、短時(15-70秒)緊張性和長時(70秒以上)緊張性壓力升高。這幾方面作用協同,利於輸尿管結石的下移,可能為車前草利尿排石的機制之一。

車前草的好處之二:祛痰以及治療咳嗽作用。車前草煎劑,可抑制氨水所致咳嗽,具有平喘作用,有一定祛痰作用。能抑制呼吸中樞,使呼吸加深變慢,並有一定鎮咳作用。

車前草的好處之三:殺菌作用。車前草水浸劑在試管內對同心性毛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星狀奴卡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輕度敏感。

 評論

廣州建國08-03 11:43

160贊

功效: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主熱結膀胱;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暑濕瀉痢;衄血;尿血;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癰腫瘡毒

1.抗炎作用:大鼠口服車前果膠0.5g/kg或1g/kg,對由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炎性水腫,有明顯抑制作用。

2.對泌尿系統的影響:車前草有一定利尿作用,可使犬、家兔及人的水分排出增多,並增加尿素、尿酸及氯化鈉的排出。

3.鎮咳、平喘、祛痰作用:車前草煎劑以高低兩種劑量給貓灌胃,均可使貓的致咳電刺激閾顯著上升,且隨劑量增加,作圖加強。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車前草水浸劑在試管內對同心性毛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星狀奴卡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對胃、腸道作用:給巴甫洛夫小胃及胃疾的狗灌服車前草木提物或浸劑0.5g/kg,對胃液分泌有雙向調節作用;對毛果芸香碱所致胃液分泌過多和腎上腺素所致胃液分泌過少,均有對抗作用。車前草對工作狀態的胃有抑制作用,對安靜狀態的胃卻無作用。車前草還可暫時性增加腸液分泌,對腸運動則無明顯影響。

6. 其他作用:車前草提取物對艾氏腹水癌及小鼠肉瘤S180有較弱的抑制作用。車前黃酮甙(plantaginin)小劑量能使家兔心跳變慢,振幅加大,血壓升高,大劑量可引起心臟麻痹,血壓降低。它還使呼吸變深變大而慢,促進支氣管及消化道的分泌,促進腸管、子宮的運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