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50% 的人將要失業。

這句話是李開復說的。

看奇葩大會,其中李開復的出場

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介紹了人工智慧的概念。

他說你們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慧了,每一次搜素引擎的結果,都是人工智慧推算出來的。

它會根據你們的每一次點擊,來決定下一次在你面前呈現的畫面。

未來我們都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你們每一次的擇偶,它會更知道你喜歡誰。

媒婆都要失業了。

這就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力量。

他過去兩年所有的投資,都是機器人管理。

因為機器人可以分析,所有的股票走勢。

它每天讀新聞,讀財報,然後來判斷今天最該買最該賣的股票是哪一隻。

李開復得過癌症,他當時用的藥,很多醫生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因為醫療進步很快,不是每個醫生都能每天去讀各種學術期刊論文,來學最新的治療方式。

所以未來把人工智慧做成醫療助手,它是可以更好的幫助醫生做判斷和診斷。

 面對新的機遇,很多人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一輛車 96 % 的時間都是停著的。

如果有一個無所不在的滴滴,當你需要出門時,一輛小車就開來了。

你還有必要買車嗎?

這就是共享經濟的無人駕駛技術。

他認為未來 10 年,人類 50 % 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比如說交易員,助理,祕書,中介,這些事情,它都會比人做得更好。

以後都失業了誰會取代你的工作呢?就是人工智慧。

看完李開復的話,你可能不相信。

我常想起馬雲說的那句話,面對新的機遇,很多人都經歷過四個階段: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我自己是做電商的,我非常清楚大數據的運用,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

看到的每個頁面都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結合的結果,我們叫做千人千面。

相信人工智慧,你不會損失什麼

何不假設一下,如果你相信了人工智慧的趨勢,你有什麼損失?

除了更加積極為自己規劃未來以外,你沒有任何損失。

但是假如你選擇不相信,如果未來真被李開復說中了,你的損失又是什麼?

你錯過了提前為自己準備的機會。

其實,都用不著等到人工機器的時代到來。

我們所有人,在當今這個時代,都面臨著隨時失業的可能。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靠得住的,你唯一靠得住的人是你自己。

我們面對的競爭是如此激烈,科技也日新月異。

如果我們再抱著原有的思維,希望找一家靠譜的公司,然後日復一日的工作,

安安穩穩的做到退休,恐怕未來帶給你的只有失望。

人們總認為自己會在一個好企業裡,待上一輩子,直到退休。

誰都不願意相信,倒楣的事情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但是,環境是不會隨人的意志而改變。

結局往往事與願違。

在舒適圈待久的人,抗風雨的能力自然下降

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根本無從所知,我所知道的是這四個字:未雨綢繆。

與其祈禱風調雨順,不如好好想想到底如何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如何能夠及早的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呢?

第一個建議:請你一定要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子

看看其中屬於自己公司的同事的比例有多少。

如果幾乎全是公司同事,那麼說明你的人脈圈子很窄

第二個建議:請你一定不要停止學習的腳步

工作一段時間 問問自己

這份工作是不是和我 3 年前做的一樣

如果答案是是,那麼你或許已經放棄了提高自己。

這個時代真的超酷,只要你想學,無數個平臺朝你開放。

沒有任何時候像現在一樣,知識如此觸手可及。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遺忘了你,而是你關閉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如果你想進步,就請跟上時代的步伐

用心規劃自己的未來,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第三個建議:請想辦法開發自己的斜槓能力

努力發掘自己在某個領域的愛好

不斷打磨,讓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人物

面臨人工智慧,我們能做些什麼?

李開復說,人工智慧這麼厲害,

50 % 的人都要失業了,我們該怎麼辦?

他建議更好的發揮我們的人文文化,藝術,美這些事情。

人工智慧記憶非常好。

但是它真的不懂什麼是美,不懂什麼是藝術。

我們過去被生活所迫都走向了理工和商學院,而那些人文藝術反而放掉了。

也許機器取代了重複的工作後,反而給我們更多機會去發現生活的美。

李開復說的人工智慧,也許離我們很遠,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

但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我們每一天都面臨著未來的不確定性。

難道我們就真的無計可施了嗎?

不是的!我們還是可以控制一樣東西,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命運。

不要聽任命運的擺佈,那是loser 的行為。

真正勇敢又智慧的人,都會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