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譚宇哲╱台北報導】「每天背著中風太太從5樓上下樓,希望能住進電梯房!」82歲菜販林木川住在老舊的南機場超過40年,輕瘦佝僂身軀走路都困難,每天還要背著太太上下樓,聽聞社區正進行都更,又害怕文林苑、永春都更爭議重現,「現在還有家可以住,怕以後都更有家歸不得。」陷入兩難的困境。

文林苑、永春等兩大都更爭議,不只造成「民間都更」萎縮,也讓甫現曙光的南機場「公辦都更」住戶惴惴不安,大家眼看自家住宅破舊不堪、漏水壁癌充斥,卻又怕都更抗爭,大家流離失所。1964至1972年間完成南機場一、二、三期公寓整宅,再經過萬大計畫整宅、青年公園闢建及眷村改建,南機場區域成為台北市最大的國宅區,多年後,居住空間老舊窳陋問題日趨嚴重,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推動南機場公辦都更,都更再現曙光。記者實地走訪,南機場整宅破舊程度難以想像,屋內外牆面和天花板,隨處見壁癌、漏水和水泥磚瓦剝落,甚至還有許多拳頭大小裂縫,四處充滿難聞臭味。住戶居住空間不到8坪,大家只好將家具、雜物堆放在公共走廊上,景象雜亂幾乎難以通行,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也不知道還能照顧她多久。」8旬住戶林木川是經濟弱勢的住戶代表,5年前太太中風,為了看醫生復健,他每天必須花20分鐘慢慢背著太太從5樓上下,最大心願就是住進電梯屋,不知道生前能不能達成這願望?「擔心房子倒,也沒錢搬出去。」51歲朱慶任與85歲母親朱郭碧蓮、小學5年級女兒共同住在這狹窄的屋內,母親6年前雙腿退化,沒辦法每天上下樓,6年來足不出戶,社區房子破舊不堪,擔心地震後,大家同歸於盡。72歲住戶蔡清順說,房子日漸殘破,多次發生社區中庭水泥磚砸傷人意外,大家都想都更,但是看到永春、文林苑的案例就害怕,「誰知道會不會像永春案一樣有家歸不得,那該怎麼辦?」南機場第三期整建住宅管理委員會主委俞肇忠說,南機場都更勢在必行,只希望未來都更過程中,公權力能介入排除困難,不要再重蹈文林苑、永春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