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了抑鬱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老年人患抑鬱症呢?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變快,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如意的事也會時時光顧,因而每個人都難免產生鬱悶的情緒,其中老年人和更年期婦女患病者較多。

患者主要表現為悲觀、絕望、煩躁、飲食習慣改變、失眠、興趣減少或注意力分散、有自殺念頭、對履行社會職責有牴觸感、有極度疲勞感、反應遲鈍過於敏感。

老年抑鬱症是怎麼發生的?

由於生理、心理的變化,老年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減弱,各種心理、社會因素中令人感到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成為老年期抑鬱的誘發因素,各種軀體疾病,例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各種癌症等等,也是老年期抑鬱的誘發因素。另外,抑鬱與家族病史也有密切關係,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一些高血壓藥、治療關節炎或帕金森症的藥劑,患抑鬱症的幾率也較高。人的自卑、自責、悲觀及性格優柔寡斷、依賴性強、萎靡不振、孤獨無助、懦弱者較易患病。

鬱悶是一種不良情緒。情緒對於一個健康人的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古代就有「七情致病」說,而今更要把有關情緒對於心理保健作用的認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嚴重的鬱悶情緒可以發展成抑鬱症,而臨床情緒憂鬱沮喪(情緒如悲傷或絕望之類的症狀,持續兩周或更長的時間)的男性及時把鬱悶情緒消滅在「萌芽」狀態或使其得到緩解。預防是關鍵。當心情不快或有壓力時,要儘快地自我排解。

如何擺脫鬱悶的情緒呢?

理性情緒療法:美國心理學家艾里斯認為,事件並不是引起結果的原因,內心信念才決定結果的出現與否。因此,我們必須端正對事件的認知,即改變或摒棄內心不合理的信念。老年人離退休是自然規律,不必苦思冥想方方面面複雜的人際關係,更擺脫了繁重的工作壓力,也可以把它看作「特殊待遇」,是一種福分。退休後,可以「駕馭」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自己的「擅長」 與「嗜好」。

在現實中尋求支持:「一個好漢三個幫」,「鬱悶」者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這樣,可以避免和醫治孤獨和疏離感,減輕抑鬱症狀。老年人應積極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公益活動,承擔一些公益事務(如當治安員、青少年思想教育輔導員等等),在參與中廣泛交友。除了不忘老朋友外,還應結識一些青少年朋友,「忘年交」可以使老年人感受年輕人的朝氣蓬勃,令自己心態年輕;與老朋友經常「聚一聚」,將個人心底深處的不痛快「底朝天般」傾倒出來,獲得摯友的啟發、開導與幫助,有憂愁會被分解,有喜悅會共同分享,自然走出憂鬱的「沼澤」與「圍城」。

賦予生活意義

「無意義感」使人覺得生活空虛、無聊、無價值,因而鬱悶。因此,要提倡積極的生活方式——

堅持健身運動,可使大腦分泌出更多的腦啡呔,以支配人的生理和行為,放鬆精神壓力。參加體育鍛鍊還可以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

參加一些文化娛樂活動,聽聽音樂、戲曲,實踐證明:「快樂人生方」有助於胸懷開闊,豁然無憂。

讀書與筆耕,有利於人性情陶冶,心胸開闊,精神愉悅,心理平衡。

養花種草。花卉的顏色除能怡情、爽性、悅目外,還大有裨益於人體健康,花香能醫治疾病。至於花卉枝葉的綠色,更是保護眼睛、調節精神上好底色和基調。

快步行走。走路速度越快,距離越長,體力的堅久性越好。有望長壽。科學家分析得出,走路速度增加0.1米/秒。死亡的可能性就會降低12%。

維生素B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它的補充有助於緩解抑鬱情緒。如果維生素B1攝入不足,人就會出現頭痛、食慾降低、疲勞等狀況,特別是容易情緒暴躁、緊張或者鬱悶。維生素B是水溶性的,體內無法儲存,也就是說需要日日補充。粗糧、蔬菜、蛋類和水果等都富含維生素B。

總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有利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質量。

多在戶外晨光中散步

清晨散步將會加快「喚起」新陳代謝功能,陽光猶如一種天然的「興奮劑」,會使毛細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紫外線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膚中維生素D和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此外,接受陽光照射還有助於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鈣、磷、鎂等含量上升。這些綜合效應對改善情緒都是有幫助的。

總體來看,抑鬱情緒只要早發現、早醫治,都能治癒,並不可怕。另外,自我調養對儘早康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病情嚴重者,特別是重複發作的病人,倘要得到滿意的療效,則需抗抑鬱藥和心理治療同時進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