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枚大烤箱终于落到你家厨房的时候,恭喜你,差不多也该进入人生路漫漫的一个大坑了:西式烘培!

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式炒菜的另一个全新世界,放眼望去琳琅满目的工具,到底要怎么做选择呢?

随手打开淘宝,都能看到这类全能型的新手烘培套装,大部分的宝贝说明都暗示着,只要买了这一套,就啥也不缺了。但果真如此吗?

这看似完整的套装组合里,其实并非「看上去那么美」,你可能在真正实操过程中才会发现,原来这也不称手、那也不合适,还少了这个,还缺了那个!为了让大家避开套装坑,我就来细细盘点一下吧!

鸡肋篇:这些东西不好用

❶ 分体式搅拌棒:设计不顺手

搅拌棒又称为刮棒,基本上所有的蛋糕胚体翻拌都要用到,大部分套装中的刮刀都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这种刮棒设计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非一体式,有细缝,增加了清洁难度;二是搅拌头的弧度不够弯曲,在实际翻拌、刮壁的时候就会感觉刮不顺手。

建议:选择一体钢芯式搅拌棒。

这类搅拌棒清理起来比较方便,外面的硅胶材质,手感舒适,弧度适中,会比较方便操作。典型代表就是:贝印、cakeland。

❷ 隔热手套:质量不够好

市面上常见的隔热手套形状都差不多,质量、厚度等方面却千差万别。

但很遗憾的是,在一般的烘焙套装里,隔热手套大多属于不走心的小配件,形态松垮,车线粗糙,就像这样:

在你没拿到手之前,根本不清楚它的做工。如果恰好遇到棉织厚度不足、外层的隔热材质不好的,在实操中拿取烤箱里的东西就很危险了,烫伤什么很容易发生。

建议:直接去实体店购买,仔细比对做工和厚度,确保操作安全。

我的经验是,硅胶隔热手套比一般棉质的会更加耐热、防水,比如法国 Mastrad 的这款,还带纹理,可以防滑,色彩也比较鲜艳,放在厨房也算是一道风景线。

如果不习惯两指手套,日本的分指隔热手套也是不错的选择。

分指的设计使用比较灵活,最高耐热 350 度,而且还可以手洗晾干,缺点是不防水,所以千万不要碰到高温液体。

p.s. 如果家里是大烤箱,那么手套要选择长度更长一些的,能够比较全面保护到下臂。

❸ 面粉筛:大小成问题

筛粉是烘培中经常要做的一个步骤,所以面粉筛是必备的。但大部分新手套装都只配备了一个圆形面粉筛,面积比较大,就像这样:

在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这样的一个大圆筛过筛时需要一个更大的料理盆来承接,而且必须两手操作,抖动的过程中也容易将粉撒到外面,料理台就会一片狼籍。

建议:选择杯型面粉筛,如果是双层网的最好。

相比较而言,杯型的面粉筛就会友好得多,一方面可以单手操作,另一方面口径也比较小,对于料理盆的尺寸要求不那么高,也不会撒得到处都是。

如果是双层网的可以筛得更加细腻。比如贝印、珍珠生活等都不错。

❹ 料理盆:数量不够用

新手套装中大多数只给了一个料理盆,这在一般烘培中基本是不够用的。

以比较基础的奶油蛋糕来做例子,需要称量的原材料就包括黄油、低粉、鸡蛋、泡打粉、白砂糖。

另外还需要单独调制糖浆来刷表面,如果是调味型比如柠檬味,你还需要擦柠檬丝,大大小小算下来至少也需要五六个料理盆。

建议:至少准备 5-6 个料理盆,小尺寸选择玻璃的,大尺寸选择不锈钢的。

现在料理盆的款式也是花样百出,一般都是套娃式的一整套,尺寸从小到大很齐全,材质也有塑料、玻璃、不锈钢(还区分是否带硅胶底)等,他们各有优劣。

  • 塑料料理盆,自重轻,好拿取,但是容易产生划痕,清洗较麻烦。

说起塑料料理盆一定会说到 Joseph Joseph,虽然它的颜色很好看,颜值很高,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它,因为打蛋的时候太容易产生划痕,强迫症表示完全接受不了!

而且油脂类的附着在上面,清洗也相对要费劲一点儿。感觉比较适合追求颜值、非强迫症的人群。

  • 玻璃料理盆,方便观察,但是自重过重。

玻璃盆最大的特点就是透明,会便于观察食材的样子或状态,非常适合用来分类称量、隔水融化等,像日本 Hario 自带刻度的小套组就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鉴于自重就比较重,再加上食材的重量,倒来倒去的时候会很难操作,所以建议玻璃盆只选择直径 8-18cm 之间的小料理盆,混合交给不锈钢来操作。

  • 不锈钢料理盆,耐造,自重轻,但不透明。

不锈钢不怕产生划痕,而且比较轻便,非常适合在混合、搅拌、打发等步骤的时候使用,加上很多东西也不觉得太重。

因为这些步骤的需要,比较建议选择大尺寸的料理盆,即直径在 20cm-30cm 之间的。

另外尽量选择深盆,防止打发时候飞溅,以及设计上最好有倒流口或者倒流边缘,这样入模时候会更流畅。

不锈钢料理盆又分无硅胶底和有硅胶底的。前者方便隔水加热进行全蛋打发;而后者则可以在普通打发的时候发挥作用,增加摩擦力,打发的时候料理盆更加稳当。可以 2-3 个无硅胶底的搭配 1 个有硅胶底的一同使用。

各大不锈钢品牌都有这类料理盆产品,像日系的柳宗理,欧美系的 WMF、ROSLE 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相比来说,日系优势在于设计更轻盈称手,而欧美系则胜在材质使用 18-10 医用不锈钢,更加安全。

❺ 电动打蛋器:功率不够效率低

电动打蛋器确实是入门必备的重要武器,但问题是,大多数新手套装里配的打蛋器一点都不好用!

一个好的电动打蛋器可以有四个硬性衡量标准:

一是功率大于 150W。低于 150W 的打蛋器打发费时,机器打久了容易发热损坏,得不偿失,不予考虑;

二是打蛋棒选用优质不锈钢材质。打蛋棒会直接接触食材,尤其在制作冷制蛋糕时候,食材不经过高温烘培,仅冷冻即可,如果打蛋棒的材质不好,食品安全就没保障了。

三是档位加点动组合。打发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状态调整打发速度,以免打发不足或者打发过度。三或五个档位已经足够,阶梯式进行,辅以点动按键,调整打发状态。

四是整体机身材质合格。机身有塑料和金属两种,前者比较轻,长时间使用时比较轻松,例如将蛋白打发到硬性发泡的操作,就会需要比较长时间。

塑料机身的缺点是容易发热,高速时候震动较大;金属机身比较沉,但是高功率运作时候比较稳定,打发效率也高,看你倾向哪个了。

很遗憾的是,大部分套装里的打蛋器在第一条就被卡住了,它们多是 100W 功率,有的还试图以 7 个档位设置来诱惑人。

建议:单独挑选专业的打蛋器。

比较推荐 Kenwood 和 Bosch 的。前者是金属机身,350W 的功率,绝对够用。

外形简单,颜色很亮,有大红色、亮黄色、白色,还有非常酷炫的全黑色,适合型男主厨和颜控女生。

比较赞的是,拆下搅拌棒和搓粉棒不必单独收纳,有一个搭配可直立收纳底座,设计十分巧妙。

Bosch 是塑料机身,功率高达 500W,并且可以外接 Bosch 的料理机,一机多用,很方便。

戳蓝字查看购买渠道:

天猫

缺憾篇:这些东西可以有

下面推荐一些新手套装里基本都不包含,但是我觉得比较有必要买的小东西。

❶ 温度计:完美烘焙的必备利器

绝大部分家庭用烤箱的容量都不算太大(相比商用),哪怕是电子温控,也不可避免会有温差的问题。

对于烘烤蛋糕来说,温差可以说是成败的核心关键条件,因此,一个温度计在你完美烘焙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白底+黄针的放入式温度计,或探针式温度计。

在预热的时候就放在烤箱正中,将温度调整至配方要求的温度后,再进行烘烤。

这种选择白底+黄针的盘面是比较好的组合,尽量不要选择暗色的盘面,以免放入烤箱后不易看清数字。

另外像 mastrad 这种探针在烤箱内,温度指数在烤箱外的设计,也比较方便观看。

❷ 计时器:提醒自己双保险

为什么说计时器很必要呢,因为家用外置烤箱如果是机械式的,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计时误差。

之前我家的松下烤箱计时器不知何时出现故障,旋转至 40 分钟,走到一半之后竟不再走动,等到发觉的时候,一枚蛋糕已经毁了七七八八。

之后我就吸取来教训,一定多费一个步骤,将烤箱计时器调至长通,用电子计时器来辅助精确计时。

除了这点以外,对于新手来说,打发的时候用来正数计时,例如蛋白中速打发 3 分钟至湿性发泡这样的描述,或者蛋黄打发 8 分钟至发白蓬松,如果你对状态不是太理解,辅以计时器,也可以确保基本打发到位。

虽然手机也可以做到,但是计时器的按钮操作会更加方便。

建议:选择双通道计时器,正数倒数都可以,方便不同情况使用。

这类产品比较多,大家选择喜欢的就好,我用的是下面这款。

❸ 擦丝器:锦上添花的小亮点

为了能增添糕点的风味,偶尔你需要擦丝器来帮忙,但这在新手套装中基本是没有配备的。

擦丝器主要用来擦柠檬、橘子、肉桂、大块奶酪等等。

譬如要做一款柠檬奶油蛋糕,那么这个柠檬碎皮虽然是很少用量,但是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柠檬清香味就出不来了。

建议:选不容易划伤手的即可。

擦丝刀我用的也是展艺家的,有两种大小,价格便宜,性价比比较高,用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过划伤手的状况。

京东

❹ 料理机:实用的辅助工具

料理机在烘焙中也非常实用,当需要对食材进行预处理,以及混合不需要打发的材料时,都可以用它迅速完成。

譬如打碎饼干做慕斯蛋糕的底层、或者打碎巧克力制作巧克力蛋糕、或者混合奶油奶酪与黄油等等,机器工作的力道可以比手劲更强,并且节约时间。

建议:推荐料理棒套装,可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比较方便。

料理机推荐博朗 7 系,750 瓦大马力,漂亮的黑色机身加不锈钢头,无级变速,可扩展配件也很多,无论是粉碎食材、碎冰、切片和丝等等工作,都能胜任。

并且带有安全锁,预防小朋友或者老人家误操作,小细节里有大用心。

总之,初入烘焙大坑的时候,不要因为嫌麻烦而仓促入手新手套装,要仔细分辨里面具体产品的优劣,根据自己的需要仔细衡量再考虑是否要入手。把钱花在最值得投入的地方,让每一天的烘培都甜蜜又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