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網友在八卦版Po出多張高雄市容圖,指出高雄路大又氣派

公園又多又大,問說高雄市景是不是接近歐洲了

(翻攝自批踢踢)

(翻攝自批踢踢)

(翻攝自批踢踢)

(翻攝自批踢踢)

可是孩子,你沒去過歐洲吧.............

你po的照片沒有一張像歐洲啊~~~~

他還反觀台北

(翻攝自批踢踢)

但卻被打臉說沒一處像,高雄的照片經過精挑細選,台北感覺是隨便挑

(翻攝自批踢踢)

孩子,先存機票錢吧,人還是需要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

是說,高雄在哪裡?

高雄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的都市。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以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以及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臺灣省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278萬人,為台灣最大的港灣都市。

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日治時代發展為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經濟及交通中樞。高雄在2016年GaWC的世界級城市排為高度可自足(High sufficiency)等級。

根據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考證,今日高雄沿海早期主要為馬卡道族所居住,在該族語言當中,用以防禦海盜的刺竹林稱為「takau」。而漢人依其方言音譯為「打狗」(音:Táⁿ-káu),《鳳山縣志》也將當地馬卡道部落記載為「打狗社」。官方文書有時雅化為「打鼓」。西方人則有寫做「Takow」、「Tancoia」等。除了打狗外,相對於今日屏東縣的東港,高雄曾有「西港」一稱。至於日本對臺灣的另一稱呼「高砂」或「高砂國」,也來自「打狗」之名。

日治時期,日本人依「takau」的日語諧音將「打狗」兩字改寫為漢字「高雄」(音:Taka-o),源於日本京都右京的高雄山,此制度實施於1920年。直到1945年以前,「高雄」二字是以日語拼音「Takao」來羅馬化。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才將「高雄」以中文的威妥瑪式拼音改寫為「Kaohsiung」,是當前主要通行於世界上的名稱。

台灣其他本地語言對高雄的稱呼,則分別有布農語、拉阿魯哇語、卡那卡那富語的Takau,與泰雅語的Takaw等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