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孩叫詹娜·庫克(Jenna Cook), 中文名夏華斯,今年25歲。


她在麻薩諸塞州長大,說一口純正的美式英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耶魯大學。乍看之下是個典型天資聰穎的「香蕉人」,將來說不定要成為趙小蘭第二。

然而,在她陽光笑容的背後,藏著一個巨大的疑問:「我到底來自哪裡?」


1992年的冬天,詹娜出生在武漢。出生不到幾個月,她就被親生父母遺棄在一個長途汽車站。她的父母什麼線索也沒有留下,時至今日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天出生,父母有沒有給她取個名字。


小詹娜是幸運的,她被人發現後送到了兒童福利院。同年6月,一個美國女教師收養了她。就這樣,只有幾個月大的詹娜離開了故鄉,投向了大洋彼岸養母的懷抱。


善良的美國媽媽瑪格麗特待她像親生女兒一樣,後來還給她領養了個小妹妹,也是一個來自中國的棄嬰。在這個溫暖的家庭裡,詹娜像其他美國孩子一樣,健康地成長。


瑪格麗特從未向詹娜隱瞞她的身世。從小,詹娜就覺得,美國是她的家,但她又並不完全屬於這裡。
「我摸著自己的肚臍,意識到我曾經和另一個人連結在一起。但這個人是誰呢?她真的存在嗎? 」


這條血緣的紐帶,把詹娜和中國緊緊連在一起。她從高中開始學習普通話,為了終有一天能夠重新踏上故鄉的土地。在大二的暑假,她覺得自己在語言能力和心理上都做好了準備,終於,她和養母一起,踏上了尋親之旅。


在武漢這個每天有12,000名遊客穿行的大城市,詹娜舉目無親,只好滿街張貼尋人啟事,卻收效甚微。


一週之後,事情有了轉機。一個記者朋友將詹娜的尋親之旅登在了當地報紙上,題為:《爸爸媽媽,我多希望擁抱你們;謝謝你們,把我帶到這個世界》。

報導很短,也沒有放在顯要的位置,但卻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人們聽了太多親生父母千里尋子,孩子卻不願相認的故事。而詹娜卻伸開雙臂想要擁抱曾經拋棄她的父母,這大大震驚了中國的讀者。

很快,她的故事被《南方周末》等主流媒體爭相報導,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的信件開始像雪片般飛來。有人寫歌給她打氣,也有人和她分享相似的經歷。


而最多的,是曾經遺棄過孩子的父母,都寫信過來找女兒。根據細節描述,詹娜將範圍縮小到50個家庭。也就是說,當年有至少50個家庭都曾經在大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拋棄過他們的孩子!這還沒有算上仍然沉默的大多數…


詹娜與這50個家庭一一見面。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一次尋親之旅,竟然揭開了無數家庭的傷痛。與他們的接觸讓她意識到,20年裡,這些家庭都處在深切的悲愴和懺悔當中。


那些在找孩子的父母,見到她會痛哭著向她懺悔:「我對不起你,你能原諒我嗎?」她則回答:「我原諒你,我原諒你。」詹娜也會問他們:「如果我沒有那麼愛哭,如果我長得更好看些,你們會把我留下嗎?」這些父母會安慰她,並表示這絕不是她的錯。


在這些人中並沒有詹娜的親生父母,但在和他們相見的時候,她覺得她自己是所有這些父母的女兒,而他們也都是她未曾謀面的父母。


詹娜說:「作為被領養的棄嬰,她不愁吃穿,還得到很好的教育,無疑是幸運的。」但同時,她失去了原本的文化、語言和國籍,在成長過程中對於身份認同有很多迷茫,也會因為自己曾被拋棄而產生自卑心理。


據統計,在1992年到2013年間,中國共計有139,696起國際父母收養中國兒童的案例。中國流落在海外的棄嬰,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之前一個叫做《Somewhere Between(兩地之間)》的獲獎紀錄片,講的就是這個群體的成長故事,詹娜也是主人公之一。


透過與棄嬰父母的交流,詹娜了解了他們行為背後的種種無奈,也感受到他們對於曾經拋棄的孩子深深的悔恨和思念。


她希望自己尋親的經歷能夠幫助到更多,和她有著相同背景和困惑的孩子,更好的愛自己,愛生活。她的本科畢業論文就以此為題,還獲了獎。她的故事,在外媒上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從耶魯畢業後,詹娜被北京大學錄取,成為了燕京學者。她與中國的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


時至今日,她和尋親時認識的家庭還有聯繫。詹娜還沒找到自己的父母,很多家庭也還沒找到自己的女兒。但他們互相約定,說不會放棄尋找。

拋棄與被拋棄的痛,除了當事者,別人是無法體會的。有人選擇沉默、放棄,也有人選擇尋找、原諒。置身事外,能做的唯有尊重他們每個人的選擇,祝福正在尋找的父母和孩子們,早日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