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_20161002_RBSOC02-OYT_1401113.jpg

進攻

首先,以整體彌補個體。在祖雲達斯時期,由於中場派路- 馬治斯奧- 維度爾鐵三角的存在,干地的3 後衛是比較典型的352 、中場倒三角站位配置,進攻組織的主要方式是中後場的控制與傳遞,中後場取得控制權或至少是控球優勢,核心球員在空間出現後通過長短傳尋找前鋒或兩翼為主,整體打法相對穩健和技術化。然而在2016 年歐洲國家杯上,由於缺少像派路、馬治斯奧這樣的中場帥才,干地的3 後衛體系和主要打法,與其在祖雲達斯時的情況有一定的區別。從陣型上講,干地意大利的陣型由相對正統的352 體系,轉為343 結合352 ,以343 為主的體系。尤其是確定迪斯基利奧擔任首發左翼衛之後,原本還需要經常拉到左路照顧進攻的基亞卓連尼更多朝中間靠攏,常與柏利、馬田斯形成3 前鋒之勢,從而使球隊的陣型在352 與343 之間進行切換。 相對而言,從橫向上看,343 可以實現陣型的充分拉開,並在此基礎上實現皮球在中路與邊路之間的快速傳遞;而從縱向上講,由於同時設置了兩側中堅、翼衛和鋒鋒,球隊邊路位置的縱向聯繫也最為緊密,因此343 戰術可謂是所有足球陣型中最能保證邊路運行的陣型。不僅如此,由於理論上保證球隊在每一個有效比賽區域都有人員安排,某種意義上講它還是一種能夠最大限度利用整體來進行比賽的策略。由於缺少派路這樣的控球能力和抗逼搶能力過硬、傳球組織能力與視野一流的核心型中場,干地的意大利隊必須追求皮球在不同球員之間、中路與邊路之間、前中後三線之間的快速流轉,以最大的傳球及時性與合理性來提升進攻組織的質量,同時不排斥快速、直接的向前傳遞,而343 陣型正是實現這一目的的載體,可以有效對沖個體素質相對不足的劣勢。 

而如今車路士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當時意大利的翻版。在干地執教車路士初期,很明顯延續4 後衛體系才是這名意大利教練的首選。按照干地本人的說法, 你總是寄望於球隊不要有太大的改變。我手下的這些隊員們只踢過4 後衛的戰術。 但是客觀來講,如今車路士的現員配備很難支撐起451 的戰術打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在於目前車路士缺少能夠滿足干地需求的核心型球員。論傳球組織的能力,法比加斯無疑是車路士球員中最好的,但他的防守和跑動能力,乃至腳下的擺脫和突破能力已明顯下滑,難以得到干地的充分信任;韋利安的場上決策能力有一定不足且其特點也更合適邊路位置,導致車路士451 體系在關鍵的攻中位置沒有很好的理論人選,以至於上季一度嘗試夏薩特出任攻中,但這一方案很快又因為比利時人的狀態低迷以及出球時機選擇不佳而被放棄;而不能發揮作用的攻中,在場上除了導致中路進攻更加擁擠之外,進攻的運轉效率更低下,被斷球反擊的風險更大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效果。攻中球員的能力不足,除導致中路進攻組織效率不高之外,還引發了一些消極的連鎖反應,最為典型的就在於馬迪的遭遇。由於進攻組織不力,在賓菲加等球隊有打攻中經驗的馬迪上季經常需要後插上參與到進攻組織中;但由於其首要責任是中場的防守和攔截,導致其在很多情況下縱然想要協助進攻卻又投鼠忌器。 

有踢球經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一定腳下功底但並不過硬的球員在參與進攻的同時如果還要隨時擔心身後空擋的話,往往會有更大的失誤和被斷球可能,而這直接導致上季馬迪的狀態大幅度下滑。今季簡迪加盟之後,儘管法國人也有一定的傳球出球功底,但其這方面的水平依然很難算上一流,依然不能從球員上解決車路士中場技術含量偏低的弊病。 面對同樣的問題,干地拿出了不一樣的方案。改為343 陣型之後,干地索性摒棄了中場設置攻中的思路,在中場改用理論上的4 人平行站位,從而改硬著頭皮應對問題為獨闢蹊徑規避問題。干地的理念與執教意大利時如出一轍:我沒有能力極其出眾的個人,但我擁有能力普遍不錯的整體。干地車路士的343 體系同樣非常重視皮球在中路與邊路的快速流轉,同樣把傳球組織的責任分攤到每一個球員,用整體的力量來保證球的有效運轉。由於中場平行站位,干地可以安排夏薩特和柏度這兩名個人能力全面的理論邊鋒回撤接應拿球,從而更有效的利用好中場和中鋒之間的空間,使整個進攻體系更加完整;同時,兩名中場可以根據比賽情況適時壓上參與進攻,而有了彼此之間的保護和三名後衛殿後,無論是馬迪還是簡迪在投入進攻時也可以更加沉著,有助於他們更好的發揮出應有水平,今季馬迪的出色表現,就是整體運轉順暢促進個人發揮提升的一個經典案例。 

在球員個人能力並沒有明顯提升的前提下,依靠戰術的重新組合推動球隊戰鬥力的大幅加強,干地車路士343 戰術的這種積極效果,在歷史上也不乏成功經驗。 90 年代中期那支在雲高爾手下震驚世界的阿積士青年軍,就是這方面的範例之一。在343 體系下,阿積士球員出色的個人能力與雲高爾所追求的理性足球、整體足球取得了良好的平衡。當然,列馬倫、施多夫、戴維斯、列卡特等人的能力絕對超出所謂的一般水準,以他們舉例未免有些不恰當。 事實上按照本人的看法,最類似干地車路士效應的案例應該要算2002 年世界杯的韓國。這支韓國的幾名中場球員,無論是柳相鐵、金南一、宋鍾國還是李榮杓,其個人能力放在世界足球的角度下觀察,自然都算不得一流水平;但在343體系下,他們能夠實現對比賽的有效控制。 2002 年世界杯上,韓國隊全部7 場比賽幾乎都掌握了佔據多數的控球權,而且幾乎沒有出現被歐美強隊牽著鼻子走的情況。靠佔球證的哨子便宜或許能讓一支球隊獲勝,但要讓一支球隊場上佔有,最根本的保障還是在於陣型和執行,光靠黑哨優勢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邊路在進攻的組織與完成方面具有關鍵性意義。與干地意大利類似,干地車路士的343 也非常仰仗邊路的重要作用。如今的車路士進攻組織推進的主要線路有三條:一是大衛雷斯給兩名側方中堅後,加利卡希爾、艾斯派古達迅速與兩名翼衛阿朗素和摩西斯取得聯繫,皮球在邊路實現縱向推進之後再尋找與中路的配合或直接打到鋒線;二是皮球從後場直接向前,尋找馬迪、簡迪或者回撤的夏薩特和柏度,進而或是尋求中路的滲透與配合,或是吸引對手防線向中路靠攏後快速轉移至邊路尋找空間;三是後場直接起高球長傳找翼衛、找前鋒或者打對方防線身後。分析這三條線路,可以看到第一、二條線路中邊路的球員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第三條線路中邊路的作用也不可小視。 而在進攻發展到進攻三區乃至對方大禁區附近的組織階段和完成階段,相較於極端追求控制和小範圍內三角傳遞的哥迪奧拿,干地作為一名意大利教練更加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因此夏薩特、柏度乃至迪亞高·哥斯達等人在邊路和肋部的活動、牽扯與配合更是提升進攻完成質量的重中之重,在這一區域簡潔的傳切配合、帶球突破和中路壓制後分邊傳中是干地車路士常用的武器。相對而言,車路士的左路進攻比右路進攻更加頻繁,這這一側往往集中了阿朗素、馬迪、夏薩特和迪亞高·哥斯達等車路士最主要的進攻資源,是車路士進攻的重心。





zkam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