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哈佛美女《少年強則中國強》的講演,內容主要是講國家給予人們內在的安全感,對比則是世界強國以色列,而我剛剛從馬來西亞旅遊回來,這方面也感觸頗多。

包括轉機,4年去了3次馬來西亞,而這次旅行給我帶來的沒有絲毫的興奮感,反倒有些許失落。當地地接在酒店和接送服務中出現了極大的失誤,險些毀掉我的旅途,而這4年裡,吉隆坡的衰敗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2013年第一次去吉隆坡,給我的印象雖然談不上發達,但當地人悠閑的生活狀態讓我很有共鳴感。

2014年在吉隆坡轉機,特意停留了3天,去了馬六甲,並和當地華人進行了一些比較深入的交流,給我的感覺呢,華人對我們的態度比以前好了很多,(之前對台灣遊客明顯好於大陸遊客)也會和我們聊一些社會問題,比如馬來族會比較打壓華裔,但大家思維的方式還是存在較大的代溝。

而這次帶父母們去馬來,有幾件事情讓我感觸特別深。在吉隆坡的SOGO購物時,一位華裔大姐主動走上前來問我父母我們是否來自中國,在得到肯定回答后,特別的激動,她說她是第三代華人了,雖然沒有去過中國,但是卻對中國有著很深的感情,她特別喜歡中國人,和我父母嘮了半天家常。


而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又有一個華裔和我們主動打招呼,他姓鄧,這兩年去過廣東,他也感覺中國變化太大了,太強了,特別的自豪。其實這讓我都有些措手不及。

       

馬來西亞雙子塔景色

第二天,我們的華裔司機送我們去機場轉機哥打巴魯時,和我們聊了很多這些年的變化。曾經的馬來族很打壓華裔,因為華裔有錢而且勤奮,所以一旦華裔把一條街的商業做起來后,他們一定要介入,並且佔51%的商鋪比例,為此還發生過幾次排`華`事`件。所以華裔也只能悶聲發大財,但求平安即可。

去年吉隆坡的馬來族眼紅唐人街生意好,遊行要求拆除唐人街或者他們也要進入唐人街,當時華裔都很擔心,結果中國大使館站出來說「海外華人也是我們的一份子」。馬來政府直接要求馬來族不許遊行,立刻撤離。


馬來西亞法律規定華人的商店門頭上中文必須要比馬來文小,但是這兩年,出現了很多中國企業,直接是超大的中文名稱,完全沒有馬來文。而第四代華裔甚至開始站出來抵制政府,因為背後有強大的中國給他們撐腰。

或許我們在國內感覺不到祖國的強大,但走出去后才發現我們原來已經領先世界。

       

回國時,送機的華裔司機很興奮的告訴我幾年前他去了深圳,感覺深圳比新加坡要發達多了,而我也告訴他現在中國的網購和移動互聯支付到了什麼程度,聽到中國快遞業的速度,手機支付使得人們不用現金就可以做任何事,他非常驚訝,而在得知滴滴、神州專車等服務時更是不可思議,各大城市街頭都有免費自行車,高鐵更是四通八達,快到機場時,他興奮的在自我認定中不知不覺的從「我們華人」變成了「我們中國人」。

從哥打巴魯回吉隆坡時,接我們的是一位印度裔司機,在和他的交談中,他告訴我他也去過深圳,特別喜歡那裡,乾淨、發達、便利、友好,而他們家有5個人都會說和寫中文,包括他的兩個孩子,並且都是從小送到華文學校去學習,因為他認為如果不會中文就沒有未來。


世界經濟都處於一個低谷,馬來西亞的網際網路經濟還沒有正式開始,實體經濟就已經下滑非常明顯了。走在吉隆坡的街頭,看著陳舊的建築,老化的汽車,瘋狂的摩托,而曾經繁華無比的雙子塔里,到處是撤櫃留下的圍擋。我們住的喜來登酒店對面新開了一家大型商場,招商率非常之低。而當地人則把一切原因歸咎於政府增加的6%的消費稅上。

不知不覺間,我們的科技、我們的眼界、我們的自信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早已經習慣了用手機購買一切產品時,卻發現外面的世界還停留在幾年以前的信用卡時代;

我們早已經在專車領域中劃分出不同消費檔次的打車軟體並在推動計程車行業改革時,他們唯一的Uber還沒有很多人習慣使用;

我們的街上高檔車越來越多時卻發現他們的街上幾乎都是低端的老舊的車輛。中國內部超強的競爭給我們不斷上升的動力和創新能力,而華為、阿里巴巴則不斷的在重新定義著未來的行業準則。

在旅行的這幾天里,先是南海仲裁,之後是法國恐怖襲擊,緊接著是土耳其政變,連續的爆炸性新聞讓我特別擔心我們會不會坐上下一個MH370。當飛機順利飛行了2個小時后,我的心裡忽然就踏實了下來,因為我們安全了,我們進入了中國的領空,這就是祖國給我最強大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