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配一寶,不看醫生身體好!每天一碗,好處太多了~


豆腐是公認的營養食品,不但天然健康,在吃法上,還簡單易做,是名副其實的家常菜。中醫也認為,豆腐性味甘、涼,入脾、胃、大腸經,有補脾益氣、健脾利濕、清熱解毒之功。

豆腐的蛋白質含量雖高,但由於它的蛋白質中有一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蛋氨酸的含量偏低,所以它的營養價值被大打折扣。

如何揚長避短呢?辦法也很簡單,只需將其它動植物食品與豆腐一起吃就可。豆腐配一寶,營養能加倍,讓你不看醫生身體好!快來看看吧~

       

豆腐+海帶

防動脈硬化、延年益壽

豆腐里的皂角苷成分雖然能促進脂肪代謝,阻止動脈硬化發生,但易造成人體碘的缺乏,海帶含碘豐富,將豆腐與海帶一起烹調,十分合理。

另外,日本沖繩島健康的百歲老人比例一直遠遠高於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而他們對豆腐和海帶的食用量比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都要多,可見豆腐和海帶還能延年益壽。

做法:

1、海帶洗凈切絲,豆腐切丁,蔥姜蒜切末備用;海帶絲、豆腐丁先後下鍋煮2分鐘撈出備用;

2、熱鍋放油,放入豆腐略煎,下姜蒜末翻炒,倒入適量高湯,下調味料,大火燉至湯汁收即可。

       

豆腐+大米

清熱解毒

豆腐配大米熬成粥,可清熱解毒。適於脾胃積熱、痤瘡粉刺、口乾咽燥、肺熱及肺燥咳嗽、脘腹脹滿、痢疾等。

做法:

豆腐150克,大米100克,調味品適量。將豆腐切細;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文火煮粥,待沸後,下豆腐、調味品等,煮至粥熟即成。

       

豆腐+肉

促進消化和蛋白質的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當然蛋白質也不會差。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胺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做法:

1、豆腐洗凈切成小塊;豬肉洗凈切薄片,用醬油腌制一下;蔥,青椒切碎。

2、鍋燒熱放油,放入肉片翻炒至變色,放入青椒、豆腐翻炒均勻,加調味料炒熟即可。

       

豆腐+菠菜

補鈣、健骨

人們都知道,鈣與酸鹼平衡密切相關。在蛋白質類食品攝入過量時,酸鹼平衡失衡,人體的鈣排泄量就會增大。

此時,如果能多吃一些綠葉蔬菜,如菠菜,就可以充分攝入鉀和鎂,幫助維持酸鹼平衡,減少鈣的排泄數量,對骨骼健康非常有益。

100克菠菜中含鉀達311毫克,含鎂58毫克,在蔬菜中位列前茅,是富士蘋果鉀含量的2.7倍,鎂含量的11.6倍。有了菠菜中豐富的鉀和鎂,豆腐中的鈣就能更好地留在人體當中。

做法:

菠菜洗凈、豆腐切塊待用;熱鍋放油,倒入蔥花和八角;放入豆腐和一些水,燉10分鐘左右;然後放入菠菜、調味料,翻炒至熟即可。

       

豆腐+魚

營養可加倍

豆腐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類含量非常豐富;魚類苯丙氨酸含量比較少,而豆腐中則含量較高。這樣兩者合起來吃,可以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從而提高營養價值。

由於豆腐含鈣量較多,而魚中含維生素D,兩者合吃,藉助魚體內維生素D的作用,可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因此,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婦食用。

       

做法:

1、魚洗凈切好,放點鹽和料酒入味。豆腐切丁,大蒜、生薑、辣椒、酸豆角、大蔥、芹菜切好。

2、熱鍋下油,放魚稍炸一下;放上大蒜、生薑、辣椒、酸豆角;再放豆腐和適量的水,蓋上鍋蓋。

3、魚熟後放上大蔥、芹菜,輕輕翻炒幾下,放上生抽,即可出鍋裝盤。

       

豆腐+蘿蔔

促進鈣的吸收

豆腐屬植物蛋白,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蘿蔔,特別是白蘿蔔的消化功能強,若與豆腐拌食,有利於豆腐中的鈣被人體吸收。

做法:

1、嫩豆腐切片後改刀成粗細均勻的絲,放在加了鹽的溫水中浸泡,白蘿蔔洗凈擦絲,香菜切碎;

2、湯鍋內注入適量水,沸騰後加入豆腐絲、蘿蔔絲後中火煮10分鐘至蘿蔔絲完全熟軟;

3、熄火後調入鹽和香菜,攪拌均勻後加蓋燜約1分鐘即可.

       

豆腐百般好,注意兩件事

豆腐縱有百般好,食用也是有些禁忌的。

1、豆腐含有皂角苷,雖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但也能促進體內碘的排泄。長期大量吃豆腐容易引起碘的缺乏。

2、豆腐食用過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每餐食用應以100克左右為宜。

豆腐鮮嫩可口,老少皆宜。在民間還流傳著「多吃豆腐保平安」的諺語。經常吃「豆腐配一寶」,好處太多了!

不權能夠防治動脈硬化、延年益壽,還能促進蛋白質和鈣的吸引,經常吃能讓你不看醫生身體好,快告訴家人吧!

點擊下方「訂閱」,為您提供最可靠、最精緻的閱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