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賺的要死要活,只有22K....
省錢省得要死還要付房租、學貸、零零總總加起來根本存不到錢;根本就不敢想像以後要結婚買房子買車這種事
那有想過為什麼老一輩的人卻能夠買車買房? 神人帶你突破盲點 ,讓你了解這世道的悲哀...
----------以下發問原文------------
本魯之前才去看房
臺中普通郊區三房兩廳一車位
800萬附近就有了
看似非常合理的價格
其實攤25年來看一個月要繳兩萬七耶!!
如果要把休閒娛樂食衣行都壓到最低品質
為了就是公寓一層那我還真的要考慮一下
但是上一輩的人不是薪水更少
怎麼人人有房住
老一輩的說我們人人iphone太浪費了難怪窮
但是一年換一支30年也不到一百萬
跟買房好像沒有關係
有沒有上一代都多刻苦耐勞買房的八卦?
----------------以下神人回復------------------
圍棋, 黑白棋, 五子棋, 都是用黑子和白子.
棋盤都是四方格, 所以他們是相同的遊戲嗎? 不, 他們是不同的遊戲, 完全不同的遊戲, 即使用的工具不變, 你玩完圍棋之後的棋子可以拿去玩五子棋. 你還是能分清楚, 圍棋就是圍棋, 五子棋就是五子棋. 說到這裡, 好像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套用在經濟上, 人類就察覺不出來了. 我們在經濟上, 用的棋子是相同的, 那種棋子叫作「錢」, 但是遊戲規則卻不斷的變化, 其實臺灣的經濟規則,在三十年前和今天已經是完全不同的一套.
只因為我們只看到我們拿錢玩這經濟遊戲, 就以為以前跟現在一樣, 特別是那些上一輩, 他們察覺不到已經變成了不同的遊戲. 因為他們也沒用心在玩, 覺得反正都是賺錢花錢, 就像圍棋和五子棋都是下黑子白子, 有甚麼不同? 便拿玩黑白棋過去勝利的心得, 教你下圍棋. 叫你把子塞到角落去, 你不跟他這樣做還說你玩得不好.
我讀大學時就看很多臺灣七八十年代的報紙, 那個還會講共匪快要內戰時代的報紙, 但不是為了研究他們那些拿共匪當主角的科幻小說, 而是看當時的物價, 經濟與生活.
你們試試翻開三十年前, 四十年前的報紙, 然後找上面的廣告和經濟新聞看.特別是銀行的廣告, 你會發覺, 那個時代的存款和定存利息, 在現在看根本就不可思議.
10%, 12% 這種數字都會出現, 你現在存款能有這種利息嗎? 不可能. 那是因為當年, 銀行投資製造業的利潤相當的高, 他們很需要你的存款, 去投資像電子, 玩具等製造業, 只要拿到貨幣, 就有這些實業投資標的, 或者貸款給相關的產業, 就很有機會讓你賺錢回來再付那個利息給存戶. 而因為訂單多, 出口繁榮, 公司只要能承接產量就能賺錢, 就需要付更高的薪水搶人. 主要的消費者是海外的
所以這是一個高利息, 投資回報高, 勞工薪水不斷增加三贏的遊戲. 錢投入在生產上的回報很巨大, 所以錢也在不斷的增值. 而科技的消費品, 例如電腦,電子產品則非常的昂貴, 那時候一臺電腦比現在要貴很多倍, 軟體也可以賣到很高的價錢.
故此你在那個時代, 如果你買電子產品來玩, 自然少了可以拿去存銀行或各種投資生利的錢, 只要這些錢不消費, 很合理地令你可以買房子. 這就是八九十年代的規則, 省吃儉用自然會對買房子有幫助.
但是去到今天二十一世紀, 你看看存款還有這種利息嗎? 而電子產品, 則價錢暴跌便宜到每人都能擁有, 社會欠缺實業的投資標的, 只剩下賭博性質的金融產品, 以及透過壓縮供應而強行泡沫澎脹的資產升值. 而你的錢放在銀行, 他並不會變成實業, 刺激勞工的薪水上派, 反而, 因為沒有消費而導致的實業蕭條, 使他們資金過多, 更刺激保險, 證券, 直銷等金融投資市場, 以及用來變成房貸去讓人買房------就是把房地產弄上去.
錢其實用途減少了, 他還能消費, 卻失去了投資和儲蓄的用途, 所以他的價值也在減少. 你省吃儉用會怎樣? 你的現金或存款, 既不會變成臺灣的實業, 也不會流回變成你的薪金, 他只會一方面貶值, 並間接使臺灣的資產價格不斷的上升.
錢只是一個代幣, 就跟棋子的黑子白子一樣, 他沒有一個絕對的價值, 只有相對於環境與規則的價值. 薪水高低, 看的不是絕對賺了多少錢, 而是你到底賺了多少錢, 而追求換回甚麼. 如果你要的是電子產品, 現在的人比以前富有了很多, 如果你要的是房子, 現在的人比以前貧窮了.
而他們說服你要房子不要電子產品.
而你的上一輩, 他們腦子裡只記得過去的規則, 他們腦子裡記著玩電子產品很奢侈的印象, 而沒有從數字上計算他其實便宜了很多. 也記著儲錢怎樣令他們買到房子的記憶, 而沒有看利息和市面上有沒有其他投資標的. 他們赤裸裸地拿他們的經驗, 教你玩現在的遊戲. 用五子棋的勝利經驗, 教你玩圍棋, 而聲稱五子棋和圍棋都是沒分別的.
只能說生在這世道不能循著以前的思想,認為努力打拼賺錢就能買房子,這已經是不可能辦到的事了。
轉自 PTT http://ck101.com/thread-3506854-1-1.html